首页

明史-志:目录

上一节:第三十三章-卷三十三

下一节:第三十五章-卷三十五

第三十四章-卷三十四 白话

第五是凶礼。

所有山陵、寝庙与丧葬、丧事之祭以及士人和普通百姓的服丧等制度,都按类编排。

那些拜谒陵墓、禁忌日辰的礼仪,也附带记载在这里。

太祖即位,追加上溯四代皇帝尊号。

皇祖父熙祖,坟墓在凤阳府泗州嫔城北面,进号为祖陵。

设立祠祭署,设置奉祀一人,护陵人户二百九十三户。

皇父仁祖,坟墓在风阳府太平乡。

太祖到濠,曾经提议改葬,没有结果。

于是增培泥土以堆高坟墓,命令陵墓旁边的故人汪文、刘英等二十户守护。

洪武二年,进尊号为英陵,后来改称皇陵。

设置皇陵卫和祠祭署,奉祀一人、祀丞三人,都由勋旧之臣世代承袭。

护陵人户三千三百四十二户,值班宿卫洒扫。

礼生二十四人。

洪武四年,建立祖陵庙。

仿照唐、塞同堂异室的规制,前殿、寝殿都是十五楹,东西厢各二间,成夹室,按照晋王肃所议礼仪办。

中间三楹穿通作为一室,供奉德祖的神位,以供袷祭。

束边一楹供奉懿祖神位,西边一楹供奉熙祖。

洪武十九年,命令皇太子前往泗州修缮祖陵,埋葬三祖皇帝皇后的冠带服饰。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死。

礼部决定,京官听到丧耗的第二天,穿素服,戴乌纱帽、黑角带,到内府听皇上的遗诏。

在本官署斋戒留宿,朝时和晡时到灵座前哭丧。

遇三天穿上丧服,朝时和晡时聚集聚官举哀号哭,到埋葬后纔停止。

从穿上丧服之日起,二十七日除服。

受封号的妇女穿孝服,除去首饰,从西华门进入聚集举哀号哭。

诸王、世子、王妃、郡主、内使、宫人都服斩衰丧三年,二十七个月除服。

凡是到朝廷处理政事,穿素服,戴乌纱帽、黑角带,退朝穿衰服。

群臣穿麻布圆领衫,戴麻布冠,系麻绖,穿麻鞋。

受封号的妇女穿麻布大袖长衫,用麻布盖头。

殉葬器物按仪仗队办理。

神位牌用栗木,制度依照家礼。

行人向天下人颁布遣诏。

在京城外的百官,诏书到达之日,穿素服,戴乌纱帽、黑角带,拜四拜。

听到宣读遣诏完毕,高声号哭哀悼,又拜四拜。

三日后穿上丧服,每天早上摆设香案聚集举哀号哭,三日后除丧。

各自派官员到京城进行吊祭,祭祀所用之物由礼部备办。

孝陵设置神宫监和孝陵卫以及祠祭署o建文帝下诏服三年丧,事情记载在《本纪》中,因遭到变故被废除,丧葬的制度都没有传下来。

文帝死在榆木川,遗诏交代全部遵从太祖遗留下来的制度辨丧事。

京城听到讣告,皇太子以下都改换服饰。

宫中设灵座,早晚哀哭祭奠。

百官穿素服,早晨晚上在思善门外聚集举哀号哭。

礼部制定丧礼,宫中自皇太子以下以及诸王、公主,从穿上丧服之日开始,服斩衰三年,二十七个月后除服。

服丧期内停止音乐、嫁女娶妇、祭祀,只停止一百天。

文武官员听到丧耗的第二天,到思善门外哭悼,拜五拜叩三次头,住宿在本官署,不饮酒吃肉。

四日服衰服,早晨晚上聚集举哀哭悼三天,又早晨聚集举哀哭悼十天。

穿衰服二十七天。

凡是入朝廷以及处理政事,用白布裹着纱帽、垂下衣带,穿素服,腰系绖带,穿麻鞋。

退朝穿衰服,二十七天以后,穿素服,戴乌纱帽、黑角带,二十七个月后除服。

听候选拔办事等官员穿衰服,监生、吏典、僧道穿素服,到顺天府,早晚聚集举哀号哭三天,又早晨聚集举哀号哭十天。

受封号的妇女第四天从西华门进入,聚集举哀号哭三天,都穿素服,二十七天除服。

凡是音乐、祭祀,一并停止一百天。

嫁娶,官吏家停止一百天,军民家停止一个月。

军民穿素服,妇人穿素服不化妆修饰,都是二十七天。

在京外从听到丧耗之日开始,遏三天穿丧服,就地在本官署聚集举哀号哭,其余与京城官员相同。

受封号的妇女穿素服号哭哀悼三天,二十七天除服。

军民男女都穿素服十三日,其余都如同京城的军民。

凡是京城官服丧,供给麻布一匹自己制丧服。

四方蛮夷的使臣,工部制成给与。

诸王、公主、派遣的官员以及内外文武官员到灵座祭祀的,光禄寺准备祭物,翰林院撰写祭文,礼部引导到思善门外行礼。

京城从听到丧耗之日开始,寺庙道观各敲响钟声三万杵,禁止屠宰牲口四十九天。

丧柩将要到,文武官员穿衰服,军民穿素服到居庸关哀哭迎接。

皇太子、亲王以及群臣都穿着衰服在郊外哀哭迎接。

到内宫,供奉安置在仁智殿,加装殓,装入棺材。

派宦官捧持刚死皇帝遗下的衣冠。

写书信赐给汉王、赵王。

礼官说:“丧服已经超过二十七天,请求按照皇帝遗留下来的仑令,把服月丧改焉服日丧。”皇帝因棺材停留等待安葬,不忍心改换,戴着素冠,穿着麻衣,系着麻绖上朝处理政事,退朝后仍然穿衰服,群臣听其自便。

十二月,礼部进呈葬祭仪式。

出殡前三天,百官斋戒。

派官员把安葬日期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皇帝穿衰服祭告灵座,皇太子以下都穿衰服随班行礼。

百官服衰服早晨聚集举哀号哭一次,到出殡之日停止。

前一天,派官员祭祀金水桥、午门、端门、承天门、大明门、德胜门和经过的河桥、京城应祭祀神灵和经过的地方应该祭祀的神灵祠庙,仪式用酒、水果、菜肴。

这天晚上,陈设辞剔祭奠的祭品,皇帝、皇后、太子以下都穿衰服,按顺序进行祭奠。

司礼监、礼部、锦衣卫命令执事者在午门外及大明门外摆设载灵柩的大升舆,陈设丧葬用品。

将要出殡,陈设灵柩启迁前举行的祭奠礼。

皇帝以及皇太子以下穿衰服,拜四拜。

祭献帛、献酒、宣读祝辞,拜四拜。

高声号哭致哀,启行,哀哭停止,举行望痉仪式。

执事官走上停柩的宫殿,撤除帷幕,擦拭干净天子的灵柩,进呈运载天子灵柩的灵车放在灵座殿下面。

在宫殿台阶陈设神亭、神帛舆、谧册宝舆,陈设出殡前的祭奠礼、仪节如同灵柩启迁前的祭奠礼。

皇帝到灵柩前面,面向西站立。

皇太子、亲王依次站立陪侍。

内侍在灵柩前上奏,请灵柩出发前行,捧册宝、神帛放在车中;其次标志有死者身份地位和姓名的铭旌出行;执事官抬起灵柩,内执事拿着装饰棺材的饰物在棺的左右覆盖。

走下官殿,内侍官请灵柩升上灵车,执事官用彩色帷帐盖住灵柩,内侍拿着伞扇按仪节侍卫。

以前御用的仪仗走在前面,册宝、神帛、神亭、铭旌依次行进。

皇帝从官殿左门出宫,后妃、皇太子、亲王以及宫妃跟随在后面。

来到午门内,陈设将葬时的祭奠礼,仪节如同出殡前的祭奠礼。

内侍请灵车前进,皇帝以下号哭以尽哀思,都返回宫。

天子灵柩到达午门外,礼官请灵柩升上名叫大升舆的灵车。

执事官捧灵柩升上大升舆之后,礼官请灵车出发前进。

皇太子、亲王以下哭着送出端闩外面,举行辞别祖宗祭祀礼。

执事官在太庙香案前设置铺有锦褥的座位。

皇太子改换平常服饰,捧着神帛,从左门进入,到达覆盖锦褥的位置跪下,放置神帛在锦褥上,起身,正面立于神帛的后面跪下。

礼官跪在左面,进奏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拜谒辞。

皇太子俯首伏地,起身,礼赞行拜五拜三叩头礼完毕,皇太子捧着神帛起身,把它交给礼官。

礼官安放在舆中,请灵车进发。

皇太子仍然穿丧服,亲王以下跟随前行。

灵柩从大明中门出去,皇太子以下从左门出去,步行送到德胜门外,乘马到陵墓,在途中早晨晚上号哭祭奠聚众举哀。

诸王以下和百官、军民中年高有德者、四品以上有封号的妇女,依次沿途设置祭品祭奠。

文武官员中不属于山陵执事者全部返回。

到达陵墓,执事官先在献殿门外陈设天子灵车,等侯大升舆到来。

礼部官请天子灵柩从大升舆上放下来,升上灵车,到达献殿。

执事官捧着灵柩进入,皇太子、亲王从左门进入,安放完毕,举行安神礼。

皇太子拜四拜,起身,祭奠酒,宣读祝辞。

俯首伏地,起身,拜四拜,号哭哀悼。

亲王以下陪伴拜祭,如同通常礼仪。

派遣官员祭告地神和天寿山,陈设迁置祭奠礼,如同上面的礼仪。

将要掩盖坟墓,皇太子以下到灵柩前跪下。

内侍请天子灵柩进入坟墓,执事官捧着灵柩进入天子墓室。

内侍捧册宝放置在前,陈设随葬器物,举行赠礼。

皇太子拜四拜,起身,祭奠酒,进献赠物。

主管官捧玉帛从右面进入,皇太子接受献物,把它交给内执事,捧入天子墓室安放好。

俯首伏地,起身,拜四拜,号哭哀悼,于是掩蔽坟墓。

举行饮醴酒礼,如同迁置祭奠礼仪。

派遣官员祭祀告谢地神以及天寿山。

陈设香案在坟墓墓门外面,在前面陈设放置写有死者身份名字的牌位的祭案,面向西。

在案前设置皇太子的拜位,面向北。

内侍洗手后捧着牌位放在案上,题主官洗手后面向西题写完毕,内侍捧着牌位安放在神座上,藏在帛箱中。

内侍上奏请太宗文皇帝神灵升上神位牌。

礼赞拜四拜,起身,献上酒醴,宣读祝辞。

俯首伏地,起身,拜四拜,号哭哀悼。

内侍开启木椟受纳神位牌完毕,请神位下座升舆。

到达献殿,奏请神位下舆升上神座,举行葬后初次在嫔宫的祭礼。

皇太子拜四拜,初次奠爵,进献帛酒,宣读祝辞,俯首伏地,起身。

第二次奠爵、最后奠爵,拜四拜,号哭哀悼,捧祝、帛到埋毛血处焚化。

内官捧神帛箱埋在殿前,在野外焚烧丧葬所用的器物。

埋葬之日举行初次还祭于殡宫的虞祭礼,逢偶日举行第二次还祭于殡宫的虞祭礼,逢单日举行第三次还祭于殡宫的虞祭礼,以后间隔一天举行一次还祭于殡宫的虞祭礼,一直到进行九次虞祭而停止。

在途中,皇太子举行祭礼。

返回京城,皇帝举行祭礼。

神位牌将要返还,内侍请神位牌下座升舆,仪仗侍卫按礼仪安排。

皇太子跟随,仍然早晚祭奠。

到京城,先在城外设置帷幄驻扎下来,陈列仪仗与卫士,鼓乐具备但不吹奏。

百官穿衰服等候在城外,神位牌送入帷幄安放,百官依次拜五拜叩三个头。

神位牌前行,百官跟从。

到达午门外,皇帝服衰服在午门内迎接,号哭哀悼,步行引导神位牌升上灵座殿。

皇帝站在殿上,内侍请神位牌下舆升上灵座,举行安神礼。

皇帝拜四拜,起身,进献醴酒,宣读祝辞。

俯首伏地,起身,拜四拜,号哭哀悼。

皇太子以下陪侍礼拜。

百官在思善门外按礼仪行礼。

第二天,百官进名举行拜慰天子、太后的奉慰礼。

在虞祭后的单日,举行卒哭祭,自此之后,停止无定时的哀至则哭,改为早晨晚上定时哭祭,卒哭祭礼仪与虞祭礼仪相同,从此罢除早晨晚上祭奠。

在卒哭祭的第二天举行配飨宗庙的柑飨祭,太常寺在太庙设置酒醴肴僎,如同四时祭祀的礼仪,设置鼓乐但不吹奏。

在午门外设仪仗卫士伞扇,内侍进献辇车于灵座殿前,皇帝穿衰服,拜四拜,号哭哀悼。

起身,哀哭停止,站在拜位的束面,面向西。

内侍请神位牌降下灵座升上辇车,到太庙进行宗庙配飨。

到思善门外,皇帝换上祭服,登上辖车,随同到午门外面,到神位牌所在车的前面跪下。

太常卿上奏请神位牌下辇车,皇帝俯伏,起身,捧着神位牌从左门进入,到赤色台阶上。

典仪官导唱“太宗文皇帝谒见宗庙”。

到庙前,内侍捧着神位牌到铺有锦褥的位置。

皇帝在后面行八拜礼。

拜见先代每位皇帝的神庙的仪式都相同。

内侍捧着神位牌面向北,太常卿站在坛台柬面,面向西。

宣唱“赐坐”,皇帝把圭插在衣带上,捧着神位牌安放在座上,到拜礼的位置行祭礼,如同四时祭飨的礼仪。

太常卿上奏请神位牌返回灵座,皇帝捧着神位牌从宗庙左门出,安放在御辇车上。

皇帝登上辖车跟随,到思善门下辖车,改换衰服,随着到灵座殿前。

内侍奉请神位牌下辇车,升上灵座。

皇帝从殿的左门进入,举行安神礼结束,脱下衰服回宫。

第二天,百官穿着素服举行进名安慰皇帝的奉慰礼。

丧后两周年举行祭礼,叫做大祥,供奉安放神位牌到太庙,礼仪详见庙制。

皇帝祭祀告神于灵座殿,皇太后、皇后以下各自在一座坛台祭祀,王府派官员共同在一座坛台祭祀,在京城的文武官员共在一座坛台祭祀。

自从神位牌请出灵座殿,内侍便撤除灵座、帷幄,在思善门外焚毁。

除丧服的禅祭,派亲王到皇陵举行祭礼。

洪熙元年,仁宗死。

皇太子从南京返回,到良乡,宫中纔发丧,宣读遗诏。

文武官员穿平常服饰在午门外拜四拜。

宣读完毕,号哭哀悼,又拜四拜。

改换成素服,在卢沟桥迎候皇太子,桥南摆设临时幕帐和香案。

皇太子到,穿平常服饰,到帐幕驻地拜四拜。

听候宣读遗诏,又拜四拜,号哭竭尽哀思。

换上素服到长安右门下马,徒步哭着走到宫门外,除去帽子,披散头发到灵柩前,行五拜三叩首礼,号哭竭尽哀思。

宫中从皇后以下都披发号哭。

皇太子到灵柩停放处的东面,拜见母后。

亲王依次拜见皇太子完毕,各自在灵柩旁边行祭告礼。

丧礼的仪式都如同旧礼。

只是改在京城朝夕哭临,众人聚集号哭哀悼三天,三天以后又改成朝临,即早晨聚集众人号哭哀悼七天而止,在京外只是朝夕哭临,即聚集众人定时号哭哀悼三天,没有朝临七天的礼仪。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受封号的妇女入内哭临,号哭哀悼。

除去丧服,礼官请皇帝穿浅淡色的衣服,戴乌纱翼善冠、黑角带,在奉天门处理政事。

巨官部穿浅淡色衣服,戴乌纱帽、黑角带,朝拜参见如同平常的礼仪。

退朝,仍然按礼制服完太宗的丧服。

皇帝说:“朕心怎么能够忍受,即使增加一日都比停止好。”仍然穿素服坐西角门,不敲击钟鼓,命令一百天以后再商议。

到一百天,礼官又请求驾临奉天门。

皇帝命令等候陵墓事完毕后再定。

在此之前,下诏营建献陵,皇帝召见尚书蹇义、夏原吉训论说:“国家用四海的富有埋葬亲人,哪里吝惜劳费。

然而古代的圣明帝王都依从节俭的制度。

孝子想永久保持他的亲人的体魄,也不想丰厚埋葬。

何况皇考的遗诏,天下的人都知道,应该遵循先人的志向。”于是建寝殿五楹,左右廊庶神厨各自五楹,门楼三楹。

它的形制比长陵速远减省,都是由皇帝规定策划。

吏部尚书蹇义等请求柑祭于太庙之后,穿素服驾临西角门处理政事。

到初冬、年底,举行四时祭飨礼。

呜钟鼓乐,穿黄袍驾临奉天门处理朝廷事务。

进行除去丧服的禅祭后,纔脱下素服。

皇帝听从他的请求。

童宗死,丧葬如同献陵的旧例。

只是改变受封号的妇女哭临,从三品以上纔参加。

英宗死,留下诏命束宫太子过一百天成婚,不能用宫妃陪葬。

宪宗即位,一百天驾临奉天门处理政事,典礼仪式全部用吉礼。

宪宗死,孝宗除去丧服之后,仍戴素色翼善冠,穿麻衣,系腰绖处理朝廷事务,不敲击钟鼓,百官穿素色服朝见参拜,一百天以后恢复常规。

弘治元年正月旦日,当时还没有到周年祭日,未行小祥祭,皇帝穿黄袍驾临朝殿接受朝拜。

第二天,仍然戴黑翼善冠,穿浅淡服,系犀带。

到二周年祭日,行大祥祭后,神位牌供奉安放在太庙及奉先殿。

到除去丧服举行禅祭之后,免于朝拜。

选择日期派官员到陵墓进行祭奠。

孝宗死,工部说:“大行皇帝遗诏说,念念不忘以节省用度爱护百姓作为根本。

敕命内府各司,凡是丧葬仪节随葬器物以及陵墓宫殿,务必节省办理。”礼部说:“丧期满一百天,按例应改变服饰,但是灵柩没有进入陵墓,请求仍然戴素翼善冠、穿麻布袍服、系腰绖,驾临西角门处理政事,不敲击钟鼓,百官仍然穿素服朝拜参见。”听从他们的请求。

从辞灵礼到虞祭礼到拊条礼,荣王都在陪祭之列。

随后王因疾病上奏免除。

礼部请求用驸马等官员捧持帛朝拜祖先,皇帝说:“朝拜祖先捧持帛,朕自己做。”出殡,亲王只送到大明门外面。

在途中以及到达陵墓聚集哭悼祭奠,都是护丧官施行祭礼。

以后便成为规定。

世宗死,命令免去封赐诰命的妇女哭临。

隆庆元年正月,不到二十七天,皇帝穿衰服驾临宣治门,百官穿素服、系腰绖向皇帝行奉慰礼。

出殡,皇帝举行遣发祭奠礼。

到朝祖时,便派官员捧持帛行礼。

灵柩到达顺天府,皇亲中有封号的妇女以及三品以上的有封号的妇女祭祀,其余都如同旧有制度。

光宗即位,礼部说:“丧服各代都有制度,而现在的丧服都是在孝宗时决定的。

因为孝宗笃厚于亲人,丧礼详细而且完备,所以武宗、世宗、穆宗三庙都宗法它。

现在遵守旧有制度,穿衰服驾临文华门处理政事,百官穿素服朝拜参见,等到灵柩出殡便除服。”皇帝听从。

明代从仁宗献陵以后,规定制度俭省节约。

世宗葬在永陵,丧葬制度纔开始奢侈。

到神宗葬在定陵,给事中惠世扬、御史薛贞巡视建陵工程,费用达到八百多万。

上一节:第三十三章-卷三十三

下一节:第三十五章-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