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第九十五章-卷九十五
下一节:第九十七章-卷九十七
张芹,字文林,峡江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福州推官。正德年期间,召封为南京御史。
宁夏平定以后,大学士李东阳也晋官荫子。张芹抗疏说:“李东阳谨厚有余,正直不足;儒雅足重,节义无闻。逆贼刘瑾乱政,李东阳作为顾命大臣,既不能在开始时将他遏止,等到恶迹显露出来,又不能竭力与他抗争。圆滑顺从,任其指使。现在叛贼被平定,李东阳出了什么力?冒功受赏,用什么来服众人之心?乞求皇上立即将他罢斥,剥去加在他身上的恩赐,作为大臣事君不忠的警戒。”疏章出来,李东阳涕泣不能辩解。皇帝谴责张芹沽名钓誉,命令他自诉情状。张芹请罪,被停俸三个月。
给事中窦明因言事被下狱,张芹上疏营救他。皇帝曾跑马受伤,编修王思真切上谏,被问罪戍远边。张芹说:“他不是谏官尚且如此,我等能坐视吗?”于是上疏说:“孟子说‘逐兽无厌谓之荒’。老聃说‘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心狂志荒,什么事不忘记?他们都特别说的是这些事有害无益。现在皇上看轻万乘之尊,乘危冒险,万一有什么意外,连皇子还未诞生,宗庙社稷怎么办?”皇帝不检查自己。
不久他出任徽州知府。宁王宸濠造反,有人上书说张芹的家在江西,如果叛贼劫拿他的亲属,取道离开徽州怎么办?于是改任杭州知府。之后,又回到徽州。嘉靖初年,迁浙江海道副使。历右参政、右布政使。后因在海道做官时倭人争贡误伤居民之罪,被罢官回到家乡。
张芹侍奉继母,讲求孝道,持身节俭朴素,麻袍粗食地安度余生。
汪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少年有志向操行。正德十二年(1517)成为进士,选为庶吉士。
十四年(1519)皇帝下诏书准备南巡。汪应轸抗言说:“自从下诏书以来,臣民彷徨,不能安居。临清以南,都弃业罢市,逃窜到山谷中去。如果不立即收回成命,恐生不测之变。过去谷永规劝汉成帝说:‘陛下厌恶高美的尊号,喜好匹夫之卑字。多次离开深宫,挺身晨夜,与群小相追逐。典门户奉宿卫的人,拿着干戈而守卫空宫。’这些话切中现实。谷永是谄谀之臣子;成帝是庸暗之君主。谷永这样说而汉成帝宽容他。难道以陛下的圣明,不能俯纳耿直的规劝吗?”疏入,留宫中不发。继而又和修撰舒芬等人一起连章请求这件事。跪在宫殿门口,受杖痛击几乎致死。
训课任务结束后,吏部拟授与他给事中官职,但有圣旨让他出外任职,他于是出任泗州知州。泗州土地贫瘠,百姓懒惰,不懂耕种田地养蚕桑。汪应轸劝他们耕种,买桑苗种植;招募江南的女工,教他们缫丝织布。从此百姓丰衣足食。皇帝正在南征,中使驿车骚扰道路。汪应轸率领青壮男子一百多人排列水边,船到后,立即挽住皇帝出境。皇帝车驾驻住南京,命泗州送进的善歌舞管奏之美妇有数十人。汪应轸说“:泗州子女粗鄙丑陋,不能称皇上圣意。我先前招募有桑妇,请皇上将她们收纳在宫中,传授蚕事。”事情才止息。
世宗即位,召封他为户科给事中。山东矿盗兴起,抢掠东昌、兖州,流入畿辅、河南境内。汪应轸上奏说:“消弭强盗与抵御敌寇不同。抵御敌寇的办法,是将他们驱逐到境外而已。如果消弭强盗而纵使他们出境,就是嫁祸给邻国。凡一方有警,不实行扑灭,导致延蔓他境的人,都应当重重论罪。”皇帝答复准可。在户科一年多,共上疏三十多次,都切中时弊。后为便于养亲,乞求改派南方,于是调到南京户科。张璁、桂萼在南部,正提议追尊献皇帝。向来知道汪应轸名气,想倚靠他帮助自己。汪应轸与他们的提议不合,立即上奏请求遵循礼经、崇尚正统,以安定人心。皇帝不表态。
嘉靖三年(1524)春天,他出任江西佥事。过了二年,上疏称病,不等到命令下来就回家乡,被巡按弹劾。皇帝诏令所司逮捕查问。汪应轸说自己双亲已老,缺少兄弟,乞求休假侍养老人。吏部也为他请求,才免去逮捕。过了很久,廷臣交互推荐他,以原官起用,巡视江西学政。不久因父丧回到家乡,后病死。
齐之鸾,字瑞卿,桐城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改为庶吉士,授官刑科给事中。
十一年(1516)冬天,皇帝准备在京城西边设置店铺。齐之鸾上言说“:近来听说要设立花酒铺,有的说车驾将到来,有的说朝廷收其利息。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仍至争逐锥刀之利,这与妓馆有什么区别呢?”应州告捷,皇帝降下敕文“: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宋寿剿寇有功,应特加公爵。”皇帝命令下来,举朝都感到非常惊骇。齐之鸾偕同诸位给事中向皇帝进言说“:自古天子也有亲临战阵勘定祸乱的。成功之后,不过是面向南受贺,在金石上雕刻下来,传扬他的颂歌罢了,没有加爵酬劳,像今日这样颠倒的。不知陛下取的是什么意义,来做这种不祥之举,以惊天下人的耳目,让百世讥笑。”
不久,他请求召回编修王思和给事中张原、陈鼎,御史周六、高公韶、李熙、徐文华、李稳、刘寓生,佥事韩邦奇,平事罗侨,皇帝都不听。皇帝准备巡视边关,又自称威武大将军。御史袁宗儒上疏规劝,大学士杨廷和、蒋冕、毛纪用离职来与皇帝争辩。齐之鸾和同僚一起说“:三臣身居辅佐重位,身系安危,近臣先后称有病。现在皇上车驾去边关超过一个月了,宗庙社稷百官万姓寄居在空城中。人们担忧疑虑,政务繁杂,而今三位大臣又要告官离去。万一出现突发事件,导致王朝崩溃,三臣将用什么谢罪天下?请陛下以社稷为重,急返朝廷,和大臣们一起共图治理国家。”之后御史李润等人又为此争辩,皇帝终未省悟。
齐之鸾再迁兵科左给事中。中官马永成死后,皇帝下令授与他家九十多人的官职。齐之鸾说:“马永成贵显,当权十多年,兄弟子侄都是高爵美官。而他的同僚又为他陈乞官职,将达到百人。马永成有什么功劳?皇恩如此滥用,恐怕天下听说后会解体呢。”皇帝准备南巡,齐之鸾和同官及御史杨秉中等人交章极力规劝。奏章进入二天,没有得到答复。齐之鸾等人不知所出,伏在宫殿前候命,从早晨到傍晚。直到皇帝让中官传达谕令,才退下去。第二天皇上托病免朝,想治齐之鸾等人的罪。正巧诸曹郎黄巩等人联章极力劝阻,才止而不行。但黄巩等人被下诏狱且被廷杖责打,齐之鸾等人也不敢营救他们。宸濠造反,张忠、许泰等人南征,命令齐之鸾偕同左给事中祝续随军记录功劳。尚未到达,叛贼已被歼灭。众多小人憎恨王守仁,对他进行百般的诬谤,齐之鸾极力为他辩白。张忠、许泰广泛搜捕逆党,株连无辜,很多人都被齐之鸾开脱释放。而且请求免去田租、停止力役、放宽对逃税的追索,皇帝对他的建议颇为采纳。起初他冒用徐姓,到这时才恢复齐姓。
世宗即位,齐之鸾首先上疏说:“祖宗法制,都纷纷被那些奸佞小人更改。补救的办法在于,先坚定圣上心志,再广开言路。先朝元凶虽然被除去,但盘根错节,连蔓滋多,还怕他们巧相营结,或许邀定策之赏,或许假借迎圣驾之劳,来求得怜悯宠爱。天下事怎能经受得起他们的更改破坏?言官因久被权贵奸臣压抑遏止,想吐出忠鲠懑愤之气,一定有不顾忌讳之言,以至于有逆耳的话,望皇上嘉纳并宽容他们。如果稍加压抑制裁,那么小人又会乘机来仇视忠直之臣。言路一经闭塞,就不容易重新开通,这将大大牵累新政。陛下真心检举近年乱政,尽数恢复当初的清明政治,中兴的事业可以立即见到。”皇帝嘉纳了他的话。齐之鸾又弹劾许泰和兵部尚书王宪,二人都竟然遭到了谴责。
这一年秋天大举考察京城官员,齐之鸾被人中伤,贬谪为崇德县丞。逐渐迁至宁夏佥事。当时饥民采蓬子作为粮食,齐之鸾为此修书二封,一封进献给皇帝,一封送给阁臣。并且说时事可忧的有三项,可惜的有四项,语言极其恳切。皇帝将它交给有关部门。当时正在大修边墙,齐之鸾监督管理这项工役。巡抚胡东皋说他有能力,举荐齐之鸾代替自己。齐之鸾历河南、山东副使。召为顺天府丞。还没有出发,盗贼兴起于是留下镇抚。不久被提升为河南按察使。逝于官任上。
许相卿,字伯台,海宁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世宗登上皇帝的位置,授许相卿兵科给事中。宦官张锐、张忠有罪被判处死刑,皇帝又宽恕了他们。给事中顾济上疏争辩,皇帝将其下到主管部门讨论,终想宽恕他的死罪。许相卿说“:天下希望陛下为孝宗皇帝,陛下怎么以正德自处?”皇帝商议加兴献帝皇号,许相卿又争谏这件事。
嘉靖二年(1523)皇帝下诏令荫庇中官张钦义子李贤为锦衣世袭指挥,王守仁的儿子王正宪止于锦衣百户。许相卿说“:于谦的儿子于冕止于锦衣千户。李贤是中官厮养的,反而超过他们。连忠勋大臣后裔都不如近幸宠奴,殉国勤事的大臣有谁不灰心?部臣彭泽,科臣许复礼、安磐相继说这件事,都被拒而不纳。不要重内侍而轻士大夫啊。”
不久又说:“天下政权出于一则治,出于二三则乱;公卿大夫参议则治,行为不正之人过分干预则乱。陛下继承皇统的初期,登用老成之人,嘉纳忠良正直之士,裁抑侥幸之小人,放逐诛杀奸邪之徒,可以说是清明又刚正啊。但事过不久,却偏听私昵,不良政治急行,明有所遮蔽,刚有所逊色,操权未得到它的要术,而让阴伺旁窃的人得以从中制之。像崔文以旁门邪道欺骗皇上,辅佐官谏官上言皇上又不听。罗洪载忠于职守却被逮捕拘囚,廷臣上疏七十次而无效果。近来又庇护崔文,奴仆夺法司的职守,斥责林俊违抗圣旨,恼怒言官的奏扰。事情涉及到宦官,委婉地降下情词恳切的圣旨,犯法而不问罪,有请求就必定答应。这与正德朝有什么区别呢?林俊是国家的名士,他离去之志很坚决。林俊离去,类似林俊的人必定不会留下。陛下与二三近习私人共同治理天下吗?今日的天下,与先朝不同。武宗时,势已危险,但是元气还壮,调剂适应,可以立起。为什么呢?因为承袭孝宗的恩泽。今日弊病虽然渐渐在复苏,但元气已经枯竭,调剂无方,将至于不能立起的境地。为什么呢?因为承袭武宗乱政的缘故。希望陛下深察祸乱的枢机,收回政权,将崔文等人置以重刑。然后努力研究圣学亲近贤人,除去谗人远离美色,延访忠言,深切地体恤民间的隐情。务必使宫府一体,上下一心,而后天下可为也。”同官赵汉等人也都上奏说崔文事,皇帝终不听他们的话。不久,因给事中李学曾、章侨,主事林应骢都因上言陈事而被夺去俸禄,许相卿又上疏规劝,指责皇帝气骄志怠,甘愿重蹈过失,语词非常恳切。
任给事中三年,他所说的皇帝都不听,于是推说有病而回到家乡。八年(1529)皇帝下诏说养病三年以上不到京都的人,都落职闲住,许相卿于是被废职。夏言过去和同僚相处得很好。既然掌管政权,他招许相卿进京做事,许相卿推辞不答应。
余珊,字德辉,桐城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庶吉士许成名等完成教习任务后,留在翰林的有十七人。余珊以为过滥,上疏论这件事。语词侵犯内阁,不被皇帝采纳。乾清宫发生火灾,余珊上疏陈讲弊政,极力指出义子、西僧的荒谬。巡盐长芦,揭发中官的奸利事情。余珊被人诬陷,枷拷拘囚于诏狱,贬谪为安陆判官。调任澧州知州。
世宗登位,提升余珊为江西佥事,讨平梅花峒叛贼。迁四川副使,驻防威、茂。嘉靖四年(1525)二月应皇诏陈讲十端,大略是说:
“陛下有尧、舜、汤、武的资质,但没有稷、契、伊、周那样的辅佐,致使时事逐渐不能完成的有十项。
“正德年间,逆臣刘瑾专权,假借皇上来乱政,不知纪刚为何物,幸陛下起而振之。不久而事乐于因循,政多苟且简略,名实乖谬,宫府意见出入混乱牵扯。以为在朝廷而不在朝廷,以为在宫省而不在宫省,以致皇上以自己之心为心,百官万民也各以自己之心为心。这种纪纲的颓废,是第一端。
“正德年间,士大夫寡廉鲜耻,趋附权门,幸亏陛下起身振作。而今则是以前除去的又被接回来,来的再没有被除去。自那浮沉一世的人被提升掌管铨衡后,首取调和谄媚之人。重富贵薄名检的人,列之官位,致使谀佞成风,廉耻之心日薄。更有甚者侯伯专权纠集弹劾,罢除吏议礼乐。市门又开,商贸像过去一样。这种风俗的败坏,是第二端。
“正德年间,国家政权下移,王灵不振,所以有安化、南昌的变乱,依靠陛下起来整肃他们。于是边塞上的守戍之兵近来更加骄恣。因先前杀害许巡抚而被姑息,不久又杀害张巡抚而效法过失。以至于他们捆缚贾参将以立威,近来又捆缚桂总兵来报怨。致使榆关的妖贼效仿他们而残害主事,北边库官效仿他们而杀害县官。陛下被鄙儒的姑息论调所迷惑,拘泥俗吏权宜之计,于是使庙堂号令出于二三戍卒之口。这种国势的衰微,是第三端。
“自从逆臣刘瑾以来,因为别人行贿而易换将帅,所以边防全部遭到破坏,依赖陛下奋起申令严治。但是积弊已久,没有能够骤然恢复。现在朵颜在辽海徘徊,羌戎在四川跳梁,北狄在沙漠蹂躏。敌寇的气势正嚣张,而当官的不能先见预料,急求制驭敌寇的办法,才假借镇静的虚名,掩盖无能的实迹。更有甚者有的还诈饰捷功,滥邀赏赐,虚张劳师伐敌,高取官阶,但边塞上的战事一天比一天厉害。这种外裔的强盛,是第四端。
“自从逆臣刘瑾以来,将天下的膏脂全部输进到权贵的家室,所以有刘、赵、蓝、鄢的叛乱,依赖陛下起来制止。近年以来,黄纸文书不发放,白纸文书催征;额外的收敛,下及到鸡猪,织造生产之需,自为商贾。江、淮母子相食,兖、豫的盗贼横行,川、陕、湖、贵疲于供应粮饷。田野哀鸣嗷嗷,没有乐生之心。这种国本的动摇,是第五端。
“正德时期,衣冠之士蒙祸,家国几空,幸亏陛下起来收录。但不久就有放胆直言的人,一鸣即被斥逐的事发生。过去只谪出朝廷外任官,现在却被发配至荒远之地。过去只禁锢终身,现在却有用鞭子打死在殿阶之下的。自从吕木冉、邹守益等人离去,殿阁为之一空;顾清、汪俊等人离去,部寺为之一空;张原、胡琼等人死后,言路为之一空。间或有一二位忠诚义士,又被权奸排挤而躲避,致使言路不通,以致陛下耳目嚣混,不知自己在鲍鱼之肆。这种人才的凋谢,是第六端。
“正德年间,奸邪之言交相传进,忠诚的谏言却充耳不闻,幸而陛下起来开通。但历时不长,此风又再次出现。抑制心志不能戒止其愤怒,逆耳忠言却能惊动诸人的颜色。不取人之说而用言折人,凭臆度而以诈欺人。早晨上奏疏一封,暮晚被贬出千里。甚至刑具枷头,九泉含泣。这种言路的闭塞,是第七端。
“正德时期,忠贤被贬斥,天下几危,赖陛下起来主持。岂料一转瞬间,奸邪乘隙而起。以六经之义来文饰奸言,借《周官》之制而夺取朝廷政权。离坚白、和同异,模棱两可。于是大奸似忠,大诈似信。王莽低微时隐藏奸情,王安石拜相初期不修边幅。即使有圣哲之人,有谁能辨别他们。我担心正不胜邪,奸邪日盛。这种正邪的混淆,是第八端。
“正德的时候,大臣越来越被疏远,小人日益被亲近,致使政事乖乱,有赖陛下继承基业又亲近百官。但自从议大礼开始,凡是偶尔有失圣意的人,谴谪他们,鞭打他们,流放他们,必一网打尽而后才罢休。因此小人窥伺,巧发奇中,以投主好,来猎取功名。陛下已经采用先入为主,顺之无不合,逆之无不怒。因此大臣观望,小臣畏惧,上下乖戾,逐渐分离、孤立,而交好之风息灭。这种君臣的分离,是第九端。
“正德时期,天鸣地震,物怪人妖,每年都有,有赖陛下继统,灾异才消除。近年以来,雨雹杀死禽兽,雷风拔起树屋,妇女生两个头的小孩,无极县白天暗如黑夜,四方水灾旱灾,奏报不绝,这与正德时期有什么不同呢?而且京师的阴霾之气,上逼太阳,白昼昏暗,罕有晖彩,更加可畏。这种灾异的到达,是第十端。
“这十端,天子有其中的一端,就不可能保住四海。陛下圣明,怎么会到这种地步,不是辅佐的臣子招致的吗?我私下发现今日作为辅佐第一人的人,只用奸佞,伴食取恩。以致上激起天变,下招致民灾,中失众望。我知道他不是天下第一流的人,但陛下还信任他,以至于鱼烂不止。希望陛下紧急除去这个人,再求才兼文武像前大学士杨一清,老成厚重像现在的大学士石王缶这样的人,一同放在左右,那么弊政可除,天下可治。
“我又听说献皇帝好贤下士,容物恕人,是天下共知的。现议礼的诸位大臣,一言不与皇上相符,就加给他悖逆的罪名,或贬谪或发配或论死或迁徙,朝廷宁可被空虚。这岂是献皇帝的意思?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虽然是天下之尊也是不应该的。陛下何不起而用之,使他们急速奔走于宗庙,以慰献皇帝的在天之灵呢?”
疏章反复共有一万四千字,最为切害,皇帝交付给所司。他所责斥的辅佐第一人是指费宏。
余珊律己清正严明,做官威严而有恩惠。因岳父之死回到家乡,士民将他当作名宦来纪念。后来副使胡东皋拜名宦谒祠,独看余珊感叹说:“这是我的老师啊。”服孝期满,他以原官职的身份莅临广东。最后任四川按察使。
颜鲸,字应雷,慈奚谷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出朝巡视仓场。当时奸人马汉倚仗定国公权势,放高利贷钱给运漕兵卒。如果不及时偿还,就没收他们的粮饷,被怨家所告。马汉持定国公的信来求情,颜鲸立即将他处死。四十一年,畿辅、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大丰收。颜鲸请求皇上让州县赃罚的银两不要运到京师,全部易换成粮食以防备救济饥年,并且发放内府新钱作为买进粮食的本钱。皇帝都批准了。之后,上奏对漕政有利的六事。
第二年出按河南。伊王典木英持杖作恶,久结宫掖廷内中官及严嵩父子,内外勾结应和,凡他所请奏的都立即批下来,他的爪牙大都是矿盗。颜鲸早就想除掉他,便与参政耿随卿合计,抓住伊王承奉官王鉴的罪证,王鉴当天就告发伊王的阴谋。这时严嵩已倒台,颜鲸于是通报徐阶,说诸位中官阻绝伊王援请,又将伊王侦事的飞骑尽数逮捕。托言防寇,檄令知府将兵分屯要害地点。于是会同巡抚胡尧臣弹劾典木英抗旨、矫敕、僭拟、淫虐等十大罪状。伊王护卫和诸亡命徒几万人,不敢发动。皇帝震怒,废伊王为庶民,禁锢在高墙之内,没收其财产,削去世封。河南河北的人鼓舞庆祝。景王被封藩国,越过边界抢夺民产作为庄田,颜鲸抓住他的爪牙进行治罪。魏国公侵占民产,假借皇上赐名的树碑为界。颜鲸翻倒树碑,让他戍边。锦衣主帅纳诸侠一点金钱,就让其署名校尉籍中,为害百姓。列侯出使王府,道路驿站骚乱。王府内官进奉,驾龙舟,所过恣横。颜鲸请校尉的缺额听从兵部补员,册封改为文臣,王府进奉派遣属吏。皇上下诏册亲王和王妃派遣列候,其他的按颜鲸的提议。
后改任督畿辅学政。大兴知县高世儒奉诏核查逃役,都督朱希孝以勾军的罪名弹劾他,下到部里讨论。颜鲸弹劾朱希孝乱法,说:“高世儒等人按籍召行户,不是勾结禁军。这乃是禁军子弟家人倚靠城社,假冒禁卫之名,致使官吏不敢过问。富人得以抗旨,而穷人为沟中瘠。高世儒无罪,罪在锦衣。”皇帝恼怒,责斥颜鲸诋毁诬蔑勋臣,贬为安仁典史。
隆庆元年(1567)历湖广提学副使。因试恩贡生之失受张居正指责,降为山东参议。后来改为太仆少卿。都御史海瑞推荐颜鲸是异才,但没有回音。
颜鲸出按河南的时候,罢黜新郑知县,此人为高拱所庇护。在湖广,王篆想祀他的父亲为乡贤,颜鲸坚持不允许。到这时候,高拱掌管吏部,王篆为考功郎,于是以不谨的名义夺去颜鲸的官职。万历年间,给事中邹元标、御史饶位交章推荐颜鲸,报告上去而无结果。御史顾云程说“:陛下大量起用遗佚的人,唯独颜鲸和管志道因考察被格除。如果辅相与吏部尚书为贤臣,那么罢黜奸邪为公典,否则就是驱除异己而已。近来又考察登用吴中行、艾穆、魏时亮、赵世卿,唯独奚落颜鲸、管志道,这是为什么呢?”给事中姜应麟、李弘道也说这件事,颜鲸仅以湖广副使退休。朝廷中外有十多封疏章褒论推荐颜鲸,但终究没有任用他。
上一节:第九十五章-卷九十五
下一节:第九十七章-卷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