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旧唐书-正文:目录

上一节:第一百零七章-崔涣传

下一节:第一百零九章-王思礼传

第一百零八章-杜鸿渐传 白话

杜鸿渐,与前相臣暹同族。祖父慎行,为益州长史。父亲鹏举,做过王友。鸿渐聪慧好学,考取进士,担任王府参军。天宝末年(756),多次升为大理司直、朔方留后、支度副使。

  肃宗幸驾北上,到达平凉,不知所去。鸿渐与六城水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关内盐池判官李涵谋略说:“如今胡羯叛乱,二京沦陷,皇上从南方幸驾到巴蜀,皇太子在平凉整治军队。但是平凉此地,不是聚集军队的地方,如果想取得胜利,一定要去朔方。如果侍奉殿下,十日之间,在西聚集河、陇之兵力,回纥势力正强盛,与国家通好,在北征招劲骑,在南汇集各城,大兵进发,可以收复二京。以雪耻国辱,上告知明主,下安抚百姓,这也是臣子的心愿,国家的大计。”鸿渐即日便草拟文告详细陈述布防兵马招集的势态,记载军资、器械、仓储、库物的数量,命令李涵带上赶赴平凉,肃宗非常高兴。鸿渐得知肃宗从平凉出发,在北边的域界白草顿迎候,趁着慰劳各官使和兵士的时候,向肃宗进言说:“朔方聚集天下的强兵,灵州是用武的地方。如今回纥请求相和,吐蕃也附合于我,天下郡邑,人人都在坚守,等待命令。其中有些地方虽然被贼军所占据,也有望很快收复。殿下整理军戎,举兵驱进,则叛逆可灭。”肃宗同意此话。

  等到了灵武,鸿渐与裴冕等人劝肃宗马上即位,以顺应中外所望,五次上表,于是同意。鸿渐素来知晓帝王陈布和君臣朝见的礼仪,于是摘取旧议,在城南设置坛台,在前一天向肃宗陈述仪注奏书。肃宗说:“皇上在很远的地方,叛寇还未平灭,应该不设坛场。”对他其他的建议表示同意。肃宗即位,授鸿渐为兵部郎中,主管中书舍人方面事情,不久转为武部侍郎。至德二年(757),兼任御史大夫、河西节度使、凉州都督。两京平定,升为荆州大都督府长史、荆南节度使。

  襄州大将康楚元、张嘉延盗窃兵权,占据襄州城反叛,刺史王政逃跑。嘉延向南袭击荆州,鸿渐听说后,弃城而逃。澧、朗、硖、归等州府听说鸿渐逃走后,全都惊慌害怕,在山谷里躲藏起来。一年多后,征召升为尚书右丞、吏部侍郎、太常卿,充任礼仪使。皇上、太上皇崩驾,鸿渐负责监督礼仪制度,建造山陵事毕,加光禄大夫,封为卫国公。广德二年(764),代宗在郊庙祭祀,提升鸿渐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升为中书侍郎。

  永泰元年(765)十二月,剑南西川兵马使崔旰杀死节度使郭英..,占据成都,自称为留后。邛州衙将柏贞节、泸州衙将杨子琳、剑州衙将李昌山夔等人率兵讨伐旰,西蜀大乱。第二年二月,命令鸿渐以宰相兼任山、剑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身份,去平定蜀乱。鸿渐心无宏图,志气怯懦,又酷爱佛道,不喜欢军戎。到了成都,害怕旰的威武气势,不再问罪,于是将剑南节制表让给旰。此时国家西边遭寇入侵,关中事变繁多,鸿渐孤军陷入危险之中,军队威风不振,代宗没有办法,同意了。仍然以旰为剑南西川行军司马,柏贞节为邛州刺史,杨子琳为泸州刺史,各自收兵。不久请入朝廷觐见,仍推荐崔旰为西川兵马留后。

  大历二年(767),诏令旰为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召鸿渐还京。鸿渐仍带领旰一同入朝接受觐见,代宗嘉奖他。后来任知政事,转为门下侍郎,转让出山南副元帅。三年(768)八月,替代王缙为东都留守,充任河南淮西、山南东道副元帅,平章事一职如故。由于患病上表请求辞官,同意了,最后没有任他为官。四年(769)十一月死,赠予太尉,谥号为文宪。辍朝三天,赐物五百匹、粟五百石。

  鸿渐晚年喜好清静,私人住宅在长兴里,建筑豪华,宾客如云。鸿渐曾悠然赋诗说:“常顾追禅里,安能挹化源。”朝廷士大夫多数与他相好。等到患病隐退,令僧人将他头顶头发剃去,最后病死,遗嘱儿子依照胡法埋在塔下,墓上不封不树,希望能像和尚那样下葬。受到众人议论讥笑。

上一节:第一百零七章-崔涣传

下一节:第一百零九章-王思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