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第十二章-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下一节:第十四章-吴主五子传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他原名陆议,世代是江东的大族。陆逊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到他的任所居住。袁术和陆康有嫌隙,将要攻打陆康,陆康就让陆逊和亲眷们返回吴县。陆逊比陆康的儿子陆绩年长几岁,就替陆康管理家族事务。
孙权做将军时,陆逊二十一岁,起初在孙权幕府任职,历任东曹令史、西曹令史,出任海昌县屯田都尉,并管理县中事务。该县连年大旱,陆逊打开官仓放粮赈济贫民,鼓励督促种田养蚕,百姓蒙受很多益处。当时吴县、会稽、丹杨都有很多在山林中隐藏躲乱的人,陆逊向朝廷陈述当前急迫解决的事宜,请求招募这些人。会稽山越贼人大首领潘临,向来是该地区的祸害,数年来官府不能抓获他。陆逊让部下召集士兵,征讨藏身险地的贼寇,所到之处全都降服,他的部队已增加到二千多人。鄱阳郡贼寇首领尤突作乱,陆逊又前往讨伐,被授予定威校尉,军队驻扎在利浦。
孙权将哥哥的女儿嫁给陆逊,多次询问他对时局的看法,陆逊建议说:“如今英雄各据一方对峙争霸,豺狼般的敌人窥探时机,要打败敌人平定战乱,没有大量的人马不能成功,而山越贼寇和我们素有恩怨,凭借山势占据险要。我们的内乱尚未平定,难以图谋远方敌人,应当壮大部队,挑选精锐士兵。”孙权采纳了他的计策,任命他为帐下右部督。正值丹杨贼寇首领费栈接受曹操的任命,煽动山越部族作乱,作为曹操内应,孙权派遣陆逊前往征讨费栈。费栈的党羽很多而陆逊带领的士卒少,陆逊便增设不少旗旌,另外安排战鼓、号角,深夜潜行山谷之间,擂鼓前进,费栈人马一下子被攻破逃散。于是陆逊整编东三郡的部队,强者继续留在军营,老弱回到地方安户,这样有了精锐部队几万人,将过去的贼患全部清楚,军队所过之地社会肃清安定,随后回师驻扎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奏劾陆逊违法征用民众,所辖区域的民众深受困扰而愁苦不堪。陆逊后来进京,言语之中,称赞淳于式是个好官,孙权问他:“淳于式控告你而你却举荐他,为什么呢?”陆逊回答说:“淳于式的想法是希望安养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再诋毁他以扰乱陛下视听,这种风气不可滋长!”孙权说:“这确实是忠厚诚实者所为,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吕蒙假称有病前往建业,陆逊前去拜见他,问吕蒙说:“关羽驻守在我国边境,您为何远离防区而东,后来不会有后顾之忧吗?”吕蒙说:“确实如你所说,但我的病很重。”陆逊说:“关羽自恃他的骁勇胆气,欺负别人。刚刚建立大功,意气骄横志向狂妄,只努力往北攻打魏国,对我国没有防备,他若得知您病重,必然更加不做防备。现在出其不意地攻打他,一定能够将他擒获。您见到主上,应好好谋划。”吕蒙说:“关羽素来勇猛,本就难以与他匹敌,而且他又占据荆州,对当地广施恩信,再加上他刚立下大功,胆量和威势愈加盛壮,不容易图取他。”吕蒙到京后,孙权问他:“谁可以接替您?”吕蒙回答说:“陆逊思虑事情深远,才能可担当重任,看他的规划思虑,最终可以承担大任。而且他还没有远大的名声,不是关羽忌惮的,没有人比他更合适。如果用他,应让他表面上隐藏起真实的意图,暗中察看有利形势,然后可以攻克关羽。”孙权就召见陆逊,任命他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
陆逊到陆口后,写信给关羽说:“过去承您观察对方形势而行动,依据法则指挥部队,细微的举动即大获全胜,何等崇高的威风!敌国打了败仗,我们的同盟有利,得知您胜利的喜讯而击节叫好,想您得以因此完成席卷天下的功业,共同辅佐朝廷纲纪。最近我这不聪敏之人,奉命西来此地,非常仰慕您的风采,颇想受到您的良好劝导。”又说:“于禁等人为您俘获,远近都对您钦佩赞叹,认为将军您的功勋足以流传后世,即使是当年晋文公出师城濮,淮阴侯攻下赵国的谋略,也未能超过将军的功绩。听说徐晃等带领少数骑兵驻扎,探测您的情况。曹操这个狡猾的敌人,因失败而忿恨不会想到危难,恐怕会暗中增添人马,以完成他的野心。虽说他的军队出战时久,但还有一些骁勇善战的将士。况且人们在打了胜仗之后,常常会产生轻敌想法,古人根据兵法,军队获胜后更加警惕,希望将军广泛采取措施,以保住自己的全胜。我书生意气粗浅迟钝,颇为惭愧自己不足胜任这个职位,十分高兴与将军为邻,钦佩您的威望德行,乐意向您倾诉心中所想,所说的虽不能合乎您的策略,但仍然可以表达我的想法。如若承蒙您的关注,您会明察情况的。”关羽看过陆逊的信,内容含有谦虚依附的意思,心中很是高兴安定,再没有防备想法。陆逊将关羽的态度上报孙权,指出可以擒获关羽的关键。孙权就暗中领兵西上,任命陆逊与吕蒙为先锋,东吴大军一到就攻下了公安、南郡。陆逊率军长驱直入,兼任宜都太守,被授为抚边将军,封华亭侯。刘备的宜都太守樊友弃城逃跑,各城邑长官和各少数民族头领都投降了。陆逊请发给金银铜印,以便授任那些刚投降归附的人物。这年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一月。
陆逊派遣将军李异、谢旌等率军三千,攻打蜀将詹晏、陈凤。李异率领水军,谢旌率领步兵,截断险要地势,很快攻破詹晏等,陈凤被擒投降。进而又攻打蜀国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大获全胜。秭归的豪族文布、邓凯等纠集少数民族兵士几千人,连结蜀国。陆逊又部署谢旌攻破文布、邓凯。文布、邓凯逃走,蜀国任命他们为将军。陆逊派人引诱他们,文布率军又转来投降。陆逊前后斩杀、俘获、招降之人共有数万。孙权任命他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当时荆州士人刚归附东吴,仕进之人有的还未得到妥善的安置,陆逊上疏说:“昔日汉高祖承受天命,招揽优异才杰,光武帝中兴,广大的俊杰都去归附,只需他们可以兴盛道德教化,不必区分远近亲疏。现在荆州刚刚平定,有声望之人没有得到显达,为臣恭敬恳切地请求您普遍给予他们供职提拔的恩德,使他们都得到晋升的机会,然后天下人就会引颈期望,希望能接受您的深广的教化。”孙权敬佩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黄武元年(222),刘备亲自率领大军来到吴国西部边界,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率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所部五万人马抗击刘备。刘备从巫峡、建平至夷陵边界,连接扎营几十座,以金银财帛和爵位的赏赐招诱各少数民族部落,以冯习为大都督,张南为前锋,辅匡、赵融、廖淳、傅肜为各分部都督,先派吴班带领数千人在平地安营,想以此向吴军挑战。东吴各将都想攻打吴班,陆逊说:“蜀军此举必定有诈,暂且观察一下。”刘备知道自己的计谋不成功,于是带领八千名伏兵,从山谷中撤出。陆逊说:“我之所以不听从各位攻打吴班的原因,是估计到蜀军必有巧诈的缘故。”陆逊上奏疏说:“夷陵是军事要害之地,国家重要的关口,虽说容易夺取,但也容易丢失。失去夷陵并非只是失去一郡的土地,而是荆州就有忧虑了。现在争夺此地,一定要取得成功。刘备违背常理,不守着自己的地盘,而竟敢自来送死。臣下虽然不才,但凭借陛下的声威,以有道讨伐无道,击破歼灭蜀军近在眼前。考虑刘备前后带兵作战,总是胜少败多,推而论之,此人不足为忧!为臣起初担心他水陆并进,现在他反而舍弃舟船而以步兵作战,到处安营相连,探察他的军事安排,必定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希望陛下高枕无忧,不必挂念。”众将领都说:“攻打刘备应当在他刚出兵的时候,如今让他深入境内五、六百里,相互对峙七、八个月,很多要害关隘都被他们据守控制,现在攻打必然对我们不利。”陆逊说:“刘备是个狡猾的敌人,经历了很多事,他的军队刚刚集结时,考虑精密用心专一,不可轻易进犯他。现在他驻扎时间很长了,没有占到我们的便宜,军队疲乏情绪低落,再也想不出新的计策,抵触这种敌人,现在正是时候。”于是陆逊先出兵攻打蜀军一处营寨,未得胜利。将领们都说:“这是白白让兵卒去送死。”陆逊说:“我已知晓打败敌人的办法了。”就命令全军将士每人拿着一把茅柴,用火攻的办法攻克蜀军的营寨。顷刻间形成熊熊大火,陆逊便率领各军同时进攻,斩杀蜀将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人,攻下蜀军四十多处营寨。刘备的将领杜路、刘宁等走投无路而请求投降。刘备登上马鞍山,布军防守围绕。陆逊督促各军四面收围紧逼,蜀军土崩瓦解,死者数以万计。刘备乘夜逃走,只有驿站里的人自动挑担兵卒扔下的铠甲、铙钹,在隘口烧化以阻断追兵的道路,刘备才得以逃入白帝城。蜀军船只军器、水军步兵的物资,一下子全都丢尽,士兵尸体随水漂流,拥塞江面流下。刘备非常羞愧愤恨,说:“我竟受到陆逊的挫折侮辱,难道不是天意吗!”
起初,孙桓另率部队在夷道攻打刘备的前锋部队,被刘备军队围困,于是向陆逊求援。陆逊说:“不行。”众将领说:“安东将军是主上的同族,他受到围困,怎能不去救援?”陆逊说:“安东将军得到将士拥戴,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待我的计谋展开行动,即使不去救他,他的困境自然解除。”及至陆逊的计谋全面施行实现后,刘备军队果然奔逃溃散。孙桓后来见到陆逊说:“开始我确实怨您不来相救,如今胜局已定,才知道您的调度自有良策。”
正是抗击刘备之时,将领们有的孙策时期的老将,有的皇亲国戚,各有倚仗,不从命令。陆逊手握剑柄说:“刘备天下闻名,连曹操都忌惮他,现在他出兵我国境界,这是一个强劲的敌人。各位都深受国家恩泽,应当相互和睦,共同铲除这个强敌,上报所受的国恩,但现在互不和顺,这并非我们应做的事。我虽是一介书生,但接受主上的任命。国家之所以委屈各位来听从我的指挥,是认为我还有一些长处可用,能忍辱负重的缘故。各自担负自己的责任,怎能再互相推诿?军令有常,不可违犯!”及至攻破刘备,谋划大多出自陆逊本人,众将这才敬服。孙权得知后,说:“你当时怎么不上告诸将不服从指挥约束呢?”陆逊回答说:“我深受国恩,所担重任超越自己的实际能力。况且这些将领有的陛下亲信,有的是我军勇将,有的是国家功臣,都是国家理当依靠来共同建立大业的人。为臣虽说愚钝懦弱,心中仰慕蔺相如、寇恂谦虚居下的道义,以成就国家大事。”孙权大笑称好,加授陆逊辅国将军,兼任荆州牧,随后又改封为江陵侯。
又因刘备住在白帝城,徐盛、潘璋、宋谦等争相上奏说刘备必能被擒获,请求再出兵攻打。孙权以此事询问陆逊,陆逊和朱然、骆统认为曹丕正大规模聚集军队,表面上假言助吴国共讨刘备,实际上内藏奸计,因此应郑重决断率兵撤还。不久,魏军果然出李,吴国三面受到进攻。
不久刘备病死,其子刘禅继位,诸葛亮主理国事,与孙权通好连和。根据时势的要求,孙权即命令陆逊告知诸葛亮,并刻孙权的印玺放在陆逊的官署。孙权每次给刘禅、诸葛亮的书信,都让陆逊看过,措辞语气轻重,有所不妥之处,便叫陆逊修改定稿,然后用孙权印玺封好送走。
黄武七年(228),孙权让鄱阳太守周鲂诈骗魏国大司马曹休,曹休果然中计率军进入皖县,孙权就征召陆逊赐以黄钺,任命为大都督,抵御曹休。曹休发觉上当,耻于欺诈,自恃兵马众多精良,就和陆逊交战。陆逊自领中路军,命朱然、全琮率领左右两翼军队,三路并进,果然冲散曹休的伏兵,趁机将他们尽力驱赶流散,往北追击败逃之敌人,径直赶到夹石,斩杀俘获一万多人,缴获牛、马、骡、驴等车一万辆,将魏军军用物资、兵器收掠殆尽。曹休回去后,发背疽而死。吴军各军整顿过武昌,孙权命令左右侍从用御伞遮护陆逊出入宫殿大门,凡是赐予陆逊的东西,都是御用的上等珍品,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随后陆逊被派回西陵。
黄龙元年(229),陆逊被任命为上大将军、右都护。当年,孙权东巡建业,留太子、皇子及尚书等九卿在武昌,征召陆逊辅佐太子,并主管荆州及豫章三郡事务,处理和监管军国大事。当时建昌侯孙虑在堂前修建一座斗鸭栏,建造十分精巧,陆逊严肃地说:“您应当勤读经典,增加自己的知识,修建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孙虑立即就拆毁了斗鸭栏。射声校尉孙松在公子中最亲近孙权,他不整顿军纪,放纵士兵,陆逊当着他的面将他的手下处以剃光头发的刑罚。南阳人谢景称赞刘讷先刑后礼的做法,陆逊斥责谢景说:“长久以来,证明礼治先于刑治,刘讷以琐屑的狡辩来歪曲先圣的教诲,全都是错误的。您现在在东宫侍奉,应当遵循仁义以彰显善言,像刘讷的话,不必讲了。”
陆逊虽在外任职,但心中却牵挂着国事,他上疏陈述时事说:“为臣认为律例条文过于严苛,底层触犯的人太多。近几年来,将领官吏犯罪,虽然由于自身不谨慎应受到责罚,但天下尚未统一,应当谋求进取,小错应受到宽宥,以安定下面的心情。而且当前要办的事日益增多,应首先考虑人的优良才干,只要不是奸邪之人,没有犯过难以容忍的罪过,请求还是提拔重用他们,施展他们为国效力的才能。这是圣明君主忘人之过记人之功,成就帝王大业的原因。昔日汉高祖舍弃陈平的过失,采用他的奇谋妙计,最终建成大汉,功业流传千载。严刑峻法,不是帝王建立大业的做法,只有惩罚而无宽恕,不是招揽远方人才归附的大计。”
孙权想要派遣一支部队前去攻取夷州及珠崖,都要征询陆逊意见,陆逊上书说:“为臣认为天下尚未平定,正需要集中民力,成就当下大事。如今连年用兵,人口损失减少,陛下忧虑,废寝忘食,又要远道谋取夷州,成就大业。我反复思量,看不出其中的益处。万里远程去攻取疆土,风险难测,百姓改换熟悉的水土,必定导致疾病流行,现在派出大军,跋涉荒芜之地,想要得益反而损失更大,幻想获利反而遭受祸患。再加上珠崖是隔绝险要之地,那里未被开化的人犹如野兽,得到那些百姓也不能帮助我们成就大事,没有那里的兵也不使我的军力减弱。如今江东的人多,已足够用来图谋大事,只是应先积蓄力量然后再行动而已。昔日桓王创立基业,兵员不足五百,就开创了伟大功业。陛下承受天命,开拓平定江南大地。为臣听说治理乱世征讨叛贼,必须凭借兵力之威,而农桑衣食,是百姓的本业,只因战事不停,百姓有饥寒之苦。为臣认为应该育养将士百姓,放宽对征赋的征收,依靠百姓和睦取胜,用道义鼓舞他们勇敢献身,那黄河、渭水流域可得平定,天下可以统一。”孙权依然去征讨夷州,结果得不偿失。
等到公孙渊背叛盟约,孙权打算前往征讨,陆逊上疏说:“公孙渊凭借险固之地,扣押我国派往的使节,不肯进献名马,实在可恨可怒。这种蛮夷侵扰中原,没有接受王道的教化,飞鸟般地远窜蛮荒地区,抵御我王朝大军,导致陛下如此震怒,竟想劳动万乘之尊亲乘小舟泛越大海,不考虑其中危艰而涉足无法预料的险恶之地。如今天下纷纷扰扰,群雄争斗,英豪涌现,狂呼争斗,虎视眈眈。陛下以神圣威武的英姿,承受天命,在乌林攻破曹操,在西陵大胜刘备,在荆州擒获关羽,这三个敌人都是当时的英雄豪杰,都挫败其锋芒。圣明教化安抚之地,万里依附如小草随风,这正是平定华夏,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如今陛下不忍耐住小小的愤怒,而勃发雷霆盛怒,违背古人不坐屋檐下以防瓦落损伤的训诫,看低自己万乘之尊的身份,这是我感到迷惑的。为臣听说志行万里者,不到半路而停步;图取天下者,不因小事妨害大业。强大敌人正在边境,荒远地区尚未归服,陛下乘船远征,必然留下缺口,灾祸临头再去忧虑已经追悔莫及。如果使统一天下的大业能早日成功,则公孙渊不用讨伐也自动归降,现在却舍不得远东的百姓与名马,难道仅仅就抛弃江东长安的基业而不觉得可惜吗?请停止所有军事行动,以威势对付主要敌人,早日平定中原,垂耀功名万代。”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
嘉禾五年(236),孙权北征魏国,派陆逊与诸葛瑾进攻襄阳。陆逊派亲信韩扁带着奏章上报孙权,回程时在沔中遇上敌军,敌人搜索抓到韩扁。诸葛瑾得知后非常惊恐,写信给陆逊说:“主上大驾已返回,敌人抓到韩扁,完全掌握到我们的情况。况且如今江水干涸,应当立即撤军。”陆逊没有回信,正在督促人们种芜菁、豆子,自己与将领们像往常一样下棋、射戏。诸葛瑾说:“伯言足智多谋,他必定有良计。”于是亲自前来会见陆逊,陆逊说:“敌人知道主上大驾返回,没有什么可担忧的,可以专门对付我们。再者他们已把扼守要害之处,我军将士军心动摇,这就需要我们稳定自己以稳定军心,施展灵变的谋略,然后退兵。现在就表示出要退兵,敌人一定认为我们恐惧,就会前来进逼,这是必败的形势。”于是与诸葛瑾暗中设计,让诸葛瑾统领船队,陆逊带领全部兵马,向襄阳进发。敌人一向畏惧陆逊,于是立即退回城内。诸葛瑾便带领船队出现在江边,陆逊徐缓地整顿队伍,虚张声势,缓步上船,敌军不敢进犯。军队行进到白围,陆逊假说要住下打猎,却暗中派将军周峻、张梁等攻打江夏郡新市、安陆、石阳。石阳此时正是市集热闹之时,周峻等率军突然杀到,人们都丢下货物纷纷逃进城去。城门被堵塞无法关闭,敌兵便砍杀自己的百姓,然后城门才得以关上。吴军斩杀俘虏了一千多人。那些被擒获的人,都得到保护,不准士兵干扰欺侮。带着家眷前来的,派人前往照看。如果失去妻子儿女的,就供给他们衣服、粮食,勤加慰问,让他们回家,有的人因此感动仰慕而相携前来归附。相邻地区的百姓也感念陆逊,魏国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少数民族首领梅颐等人,都率领党羽部下前来依附陆逊。陆逊拿出所有财物,周到地赡养体恤他们。
又有魏国江夏太守逯式,兼管当地兵马,是吴国边境一大患,但与魏国老将文聘的儿子文休素来不和。陆逊得知这一情况,就假装给逯式回信说:“得到您言辞恳切的来信,知道您与文休结怨已久,势不两立,想要前来归附我国,我立即暗中将您的来信上报给朝廷,并召集人马前来迎接您。您应当秘密并迅速整顿行李,再告知归附的明确时间。”吴军将信放在两国的境界上,逯式的士兵看到书信拿回给他,逯式心中惊恐,于是亲自送妻子儿女返回洛阳。从此后逯式的部下再也不亲近依附他,因此被罢官免职。
嘉禾六年(237),中郎将周祗请求在鄱阳招募士兵,孙权将此事询问陆逊。陆逊认为该郡百姓容易煽动扰乱难于安定,不可前往招募,担心由此导致他们成为贼寇。而周祗坚决要求招募,郡民吴遽等人果然作乱杀了周祗,攻占了几个县城。豫章、庐陵的长久恶霸,一起响应吴遽称为匪宼。陆逊听说,当即前往征讨并攻破他们,吴遽等相继投降,陆逊从中挑选精兵八千余人,三郡由此平定。
当时中书典校吕壹,倚仗职位把持权柄,擅自作威作福,陆逊与太常潘濬对此都很忧虑,谈到此事甚至于流泪。后来孙权诛杀吕壹,并深深责备自己,自责言论记载在《孙权传》中。
当时谢渊、谢瞇等各自陈述当前应处理事宜,想要改变一些政治措施,为国家兴办一些有益的事情,孙权将此事下交陆逊裁决。陆逊建议:“国家以百姓为本,强盛取决于民力,财货也出自民众。民富而国弱,民贫而国强,这种事从来没有。因而治理国家者,得到民心则国家安定,失去民心则国家动乱。倘若不使百姓受益,而想让他们竭力效劳,实在难以做到。因此《诗经》有言慨叹‘便益人民,上天赐福’。请求陛下广施圣恩,安抚赈济百姓,几年之间,国家财力稍稍丰裕,然后再考虑其他事情。”
赤乌七年(224),陆逊接替顾雍担任丞相,孙权下诏说:“我以无德之人,承受天命,登上帝位,天下尚未统一,奸邪之人充塞道路,我日夜忧虑,无暇休息。惟您天资聪颖,美德传扬,担任上将重职,匡扶朝廷消除动乱。有盖世之功者,就应受到广大的荣耀,兼具文武才干的人,定要担当社稷重任。昔日伊尹使商汤兴隆,吕尚辅佐西周,现在朝内外事务,实由您一人承担。今以您为丞相,遣使持节太常傅常授予您印章绶带。您自当发扬光大美好的德行,建立美好的功业,恭服遵从王命,安抚平定四方。呜呼!总管三公事宜,训导群臣百官,能不严谨恭敬吗?您自勉努力吧!您依旧担任的荆州牧、右都护兼武昌留守等职。”
在此之前,太子与鲁王两宫并立,朝廷内外的官员任职,大多派遣子弟担任侍臣。全琮将这种情况上报陆逊,陆逊认为这些子弟如果有才干,不需担忧不得不到任用,但不应私自托请为官邀取荣名利禄;如果把握不好,给他们功名职位最终只会导致灾祸。况且听说两宫势均力敌,这些子弟必会各为彼此结成帮派。这是古人非常忌讳之事。全琮的儿子全寄,果然奉承依附鲁王,轻率地与鲁王结下紧密的交情。陆逊给全琮写信说:“您不效法金石单,而庇护您的儿子阿寄,最终会给您的家族招致祸患。”全琮不仅不接受陆逊规劝,反而与陆逊产生矛盾。等到太子孙和有在位不稳的议论后,陆逊上疏陈述说:“太子是皇位正统继承人,应有稳如磐石的地位,鲁王是藩臣,应当在恩宠赏赐和地位上与太子有所差别,这样他们各得其所,上下才能得到安宁。为臣谨向陛下叩首流血,请陛下了解。”他上书三四次,并请求赶赴京城,想亲口与孙权阐明嫡庶区别,以纠正得失。孙权并不听从他的意见,而且陆逊的外甥顾谭、顾承、姚信,都因为亲附太子,无辜地被流放。太子太傅吾粲因多次与陆逊有书往来而获罪,被下狱处死。孙权多次派遣宫中使者前往责备陆逊,陆逊悲愤痛恨而死,时年六十三岁,死时家中没有什么财物。
当初,暨艳宣扬修建府第的舆论,陆逊规劝告诫他,认为这样必定招来灾祸。陆逊又对诸葛恪说:“在我之前的人,我一定事奉他与我一道升迁;在我之后的人,我就会帮助扶持他。现在看您气势侵凌上级,心中轻视下属,这并非能巩固自己德行的基础。”又有广陵人杨竺,年轻时就获得显达的名声,而陆逊认为他最终会惹祸败亡,便劝杨竺的哥哥杨穆与杨竺分开生活另立门户。他的先见之明到如此程度。陆逊的长子陆延年少夭折,次子陆抗承袭了他的爵位。孙休在位,追赠陆逊的谥号为“昭侯”。
陆抗,字幼节,是孙策的外孙。陆逊去世时,陆抗二十岁,担任建武校尉,接管陆逊五千亲兵,送父灵柩东归,到京城向孙权谢恩。孙权以杨竺控告陆逊的二十件事来责问陆抗,禁绝他来往宾客,派宫中使者上门诘问,陆抗不假思索,事事都依据条理回答,孙权心中不满渐渐消退。赤乌九年(246),陆抗升任立节中郎将,与诸葛恪换防驻守柴桑。陆抗临走时,将城墙全部修整好,房屋也作了修缮,周围的桑树果树,不允许妄自损坏。诸葛恪到达军营,一切仿佛新造。而诸葛恪柴桑的旧营,缺遭到一定程度的毁坏,诸葛恪因此十分惭愧。太元元年(251),陆抗到京城治病。病好正该回去时,孙权流泪同他告别,对他说:“我之前听信谗言,认为你父亲在君臣大义上不笃定,因此亏待了你。我前后责问的材料,全都付之一炬,不要让人再见到。”建兴元年(252),陆抗被任命为奋威将军。太平二年(257),魏国将领诸葛诞献寿春城归降东吴,任命陆抗为柴桑督,赶赴寿春,攻破魏国牙门将偏将军,被提升为征北将军。永安二年(259),陆抗又被任命为镇军将军,都督西陵,主管自关羽濑至白帝城的军事事务。永安三年(260),被授假节职权。孙皓登基,加授陆抗镇军大将军,兼任益州牧。建衡二年(270),大司马施绩去世,陆抗被任命为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各地军事的都督,治所设在乐乡。
陆抗得知朝廷政令多有错漏之处,很是忧虑,于是上疏说:“为臣听说君主德行等同,而百姓多者胜过百姓少者,国力相平,则安定之国制服混乱之国,这大概是六国所以被强秦兼并,西楚所以败北于汉高祖的原因吧。现在敌国势力横跨四方,并非只有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哪只鸿沟以西的土地而已。我国外无盟国的支援,内无西楚那样强大,朝政凌乱迟缓,百姓不得安定,而议论国事者所依恃的条件,只不过大江高山,围隔着我国的国土,这不过是守卫国家最末等的条件,不是明智之人考虑的先决条件。臣下时常回想战国各国存亡的迹象,近看刘汉王朝覆灭的征兆,考校典籍,以实事验证,深夜抚枕无法入睡,面对饭菜忘记进餐。昔日匈奴未被消灭,霍去病推辞皇上为他所造府第;汉朝治国之道未得至纯,贾谊为之悲哀哭泣。况且我是王室血缘所出,世代蒙受光荣的恩宠,个人名声安危,与国家休戚相关,生死离合,绝无苟且一说,日夜忧心,想到这些就深感悲痛。奉事君上的道义在于犯颜直谏而不欺瞒,身为臣下的节操不在屈膝卑躬而殉节,谨陈当今急务十七条如左。”十七条失去原本,因此不作记载。
当时何定把持权柄,宦官干预国事,陆抗上疏说:“为臣听说开创国家、继承家业,不用小人,听信小人谗言毁谤,任用奸邪之才,是《尧典》所告诫的,因此诗人为此写诗怨刺,仲尼因此叹息。春秋以来,直至秦汉,朝代覆灭之征兆,没有一个不是因为这个缘由。小人不明治国之道,见识浅陋,纵使他们竭心尽力保全名节,也不能胜任,更何况这类人向来存有奸邪之心,爱憎情感时常变化呢!如果害怕失去他们,则此类无所不至。现在将朝廷重任委托他们,让他们得以有专制权威,还希望出现和乐的盛世之音,清明纯正的社会风气,这是绝不可能之事。现在任职官吏,特殊才能者虽少,但他们有的是王室贵族的后代,自小受到道德教化的影响,有的是清苦自立之人,其资质才能值得任用,自然可以根据他们的才干授官任职,以此抑制、黜退小人,然后社会风气才可纯净,国家大事才没有污秽。”
凤凰元年(272),西陵督步阐占据城池发动叛乱,派人前往晋国投降。陆抗得知这一消息,当日部署各军,命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等直接赶赴西陵,下令各军军营再修筑坚固的围墙,从赤溪到故市,对内则围困步阐,对外则抵御敌军,陆抗日夜催促监管,如同敌军已经来到,全军将士十分困苦。诸将都劝谏陆抗说:“如今以三军精锐,急速攻打步阐,等到晋军救援到来,步阐一定已被攻下。何必修筑围墙,让士兵和百姓困苦疲惫呢?”陆抗说:“这座城池城墙坚固地势险要,城内粮草充足,而且所修缮的防御工事和配置的防御器械,都是我过去详细规划安排的。现在我们反过来出兵攻打,既不能很快攻克,且北方援军一定要赶来,敌人来后我们没有防备,则腹背受敌,屏什么抵御他们呢?”将领们都急于攻打步阐,陆抗总是不同意。宜都太守雷谭要求十分恳切,陆抗为了使众将信服,便听任他们去攻打一次。进攻果然不利,防御围墙由是得以完工。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军挺进江陵,诸将都认为陆抗不宜率军西上,陆抗说:“江陵城池坚固兵力充足,没有什么担忧的。倘若敌人攻下江陵,也一定防守不住,我们所受损失很小。但如果让西陵与敌人联结起来,则南山诸族夷人都将骚动扰乱,那我忧虑的事情,就不是能说得清楚的。我宁愿放弃江陵而奔赴西陵,何况江陵十分牢固!”当初,江陵地势平旷,交通便利,陆抗下令江陵督张咸修造一道大堰拦水,浸没平原中心,借以阻碍敌人进攻和内部叛乱。羊祜想利用大堰蓄的水域,浮船运粮,宣称要毁掉大堰以通行步兵。陆抗听说,让张咸立即毁掉大堰,众将领都感到困惑,多次劝谏,陆抗不听。羊祜到了当阳,得知大堰已毁,就改船运为车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晋国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赶到建平,荆州刺史杨肇前至西陵。陆抗命令张咸固守江陵,公安督孙遵巡视长江南岸抗击羊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抗击徐胤,陆抗亲自统率三军,凭借军营围墙抵御杨肇。吴国将军朱齐、营都督俞赞逃跑到杨肇处投降。陆抗说:“俞赞是我军中的老办事人员,知道我方虚实底细的人,我常担心夷兵素不精练,如果敌人围攻,必定先从夷兵防守处下手。”当夜就撤换夷兵,全用吴军老将替代防守。第二天,杨肇果然攻打原先夷兵的防守处,陆抗下令守军反击,箭石如雨下,杨肇部队接连有死伤士兵。杨肇到达西陵后一个多月,无计可施之下趁夜逃走。陆抗打算追击他,又担心步阐积蓄力量趁机攻打吴军要害之处,部队不够分配,就告诫将士,只击鼓作出要追击的样子。杨肇的军队都很惊恐,全都抛盔弃甲四散奔走,陆抗派轻兵在后追击,杨肇被打得大败,羊祜等都率军返回。陆抗就攻下了西陵城,诛杀步阐全家及其部下首要的将吏,自将军以下,请求赦免的人有几万。陆抗修整西陵城墙和防御工事,回师东归乐乡,脸上没有骄横的神色,谦逊如常,因此深得将士衷心拥戴。
陆抗被加官都护。得知武昌左部督薛莹因罪被征召下狱,陆抗上疏说:“俊杰之人,是国家之瑰宝,社稷的财富,国家政务才得以清晰有条理 ,四方才得以太平祥和。已故大司农楼玄、散骑中常侍王蕃、少府李勖,都是当世俊杰人才,一时显名之士,他们起初蒙受君主恩宠,在官职上从容行事,而不久后就被诛杀,有的被灭族断绝祭祀,有的被弃荒远之地。《周礼》上有赦免贤人的律法,《春秋》里有宽恕善人的词义。《尚书》中说:‘与其杀害无辜,宁可违背成法’。王蕃等罪名尚未被确定,就被死刑加身,他们心怀忠义,却身遭极刑,怎么能不哀痛呢!且受刑死去,本来没有意识了,竟然还要将其挫骨扬灰,丢入水中,弃尸水边,恐怕这不是先王之严正法典,或许应该是甫侯立法时所要戒免。所以百姓哀伤恐惧,士民同悲。王蕃、李勖已死,后悔已来不及,我诚恳地希望陛下赦免楼玄出狱。而近来又得知薛莹突然被逮捕入狱。薛莹的父亲薛综曾为先帝建言献策,辅佐过文皇帝,到薛莹继承父业,修养自身,注意品行,现在被连坐判罪,实属可以宽恕。为臣担心有关主管官员不详细了解情况,如再将他杀害,更加使百姓失望,乞求主上施恩,原谅宽赦薛莹的罪过,怜悯罪人,清澄法理,则是天下的大幸事。”
当时军队频繁战争,百姓困苦凋敝,陆抗上疏说:“为臣听说《周易》看重随时而行,《左传》称美趁机攻打,所以夏桀罪孽深重商汤王才动用大军征讨,商纣多行荒淫暴虐之事,周武王才授钺讨伐。如果时机不到,则商汤王宁肯被囚禁于玉台有着忧伤的思虑,周武王宁愿在孟津撤军而不轻举妄动。现在我们不努力实现富国强兵,致力于农耕储备粮食,让文武人才得以施展运用,上下官员府衙没有玩忽职守,明确官职升降制度以激励各级官吏,刑罚得当以彰显劝勉阻滞,以道德教育上下官员,用仁义安抚全国百姓,然后顺承天命,看准时机,收揽天下。若是放任将领们舍身求名,穷兵黩武,功辄耗费数以万计的军资费用,使士卒疲惫不堪,敌人并没有因此衰弱,而我方却已疲乏衰弱!现在争夺帝王的资格,却被小小利益遮住双眼,这是臣子的奸恶,不是国家的上策。昔日齐、鲁两国交战三次,鲁国胜了两次而很快就灭亡了,为什么呢?因为两国大小实力的情况不同。何况现在出兵征讨所获得的战果,还不能弥补所损失的呢?况且依仗兵力没有人民的支持,这是古代明确的警戒,实在应暂停出兵征战的计划,来储备军民的力量,等候时机,就不会有什么悔恨的事发生。”
凤凰二年(273)春,陆抗在驻地被授予大司马、荆州牧。三年(274)夏,陆抗生病,上疏说:“西陵、建平,是我国边防屏障,地处长江下流,受到魏、蜀两方威胁。如果敌人船只顺江而下,战船千里,急速奔赴,顷刻就到,无法倚仗别处援军来解救危急。这是国家安危的关键之处,并非只是边境被侵扰的小祸患。为臣的父亲陆逊过去在西部边境上书陈述个人意见,认为西陵是我国的西大门,虽说容易防守,也容易失守。一旦西陵失守,不只丢失一郡之地,则整个荆州也不属吴国所有了。如若西陵有意外变故,应当倾尽全国兵力前往争夺。为臣过去守卫西陵,得以依照父亲陆逊的做法。之前请求派三万精兵驻守,而主管军务官员遵循常规,不肯派遣那么多兵力前往。自步阐事件以后,兵力损耗更加严重。现在为臣管辖的千里之地,四处受敌,对外要抵御强敌,对内要安抚各蛮夷部族,而部下现有的军资装备只够数万之众,羸弱积弊的情况已经很久,很难应付事变。臣愚以为众王子年纪尚幼,尚未掌管国事,应当设置傅相,辅佐教导他们形成贤能的姿态,不应动用兵马,以此妨碍国家当前的紧急事务。又有黄门内宦官,开创私自确定招募的制度,士民怨恨服役,纷纷逃到宦官门下。请求特诏精简选用,一切重新根据需要来安排,将其中多余兵力补充前方常常受敌侵扰之处的军队,使我所辖地域的部队能补足八万,俭省事务,赏罚有根据,即便韩信、白起复生,也无法施展他们的巧计。如果军队不增添,这一制度不改变,而想成就大事,这是为臣十分忧虑的事情。如果我死之后,请求陛下以西部边境为重。希望陛下考虑我的意见,那我就死而不朽了。”
当年秋天,陆抗去世,其子陆晏继承爵位。陆晏及其弟弟陆景、陆玄、陆机、陆云,分别率领陆抗的部队。陆晏做裨将军、夷道监。天纪四年(280),晋军攻打吴国,龙骧将军王濬顺江东下,所到之处全都攻下,都像陆抗生前预料的。陆景,字士仁,因为娶了公主而被任命为骑都尉,封为毗陵侯,统管陆抗的部队后,被任为偏将军、中夏督,他勤于修身笃好学习,著写文章几十篇。二月五日,陆晏被王濬的分支部队所杀。二月六日,陆景也被杀害,时年三十一岁。陆景的妻子是孙皓的亲妹,和陆景都是张承的外孙。
评曰:刘备是称雄天下的人,为当时人忌惮,陆逊春秋鼎盛,正值盛年,威势名声尚未建立,刘备想要挫败摧毁他,但最后未能成功。我既感叹于陆逊的谋略才干,又赞叹孙权的识人之才,所以才能成就大业。等到陆逊忠诚殷勤,忧虑国家以至身死,可以称得上是社稷重臣了。陆抗忠贞正直很有才干,很有父亲风范,受到世代赞美,拥有品德却并未传扬,可说是能完成先辈事业的啊!
上一节:第十二章-虞陆张骆陆吾朱传
下一节:第十四章-吴主五子传